这是仓库,人跑路了

被同人文玩坏的“斯德哥尔摩病患者”

看完文章顺道看了一眼评论,里边关于同人立场的讨论还算蛮有代表性的吧
于是转一下顺便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

其实各方立场都没有什么不对的。这位太太比较细致讲究,喜欢条理顺畅,逻辑严密,抱着对同人的热爱想要将它做得更好更完美;那位太太认为同人是娱乐之作,又是无偿付出,不该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打击萌新小白创作热情。

立场相异但各位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大家都希望看到文界蓬勃发展,其实我觉得,问题这就解决了。对自己要求更为严肃的太太会认真将科普记下来,也会去搜索更多的资料为自己的创作加以辅助,爱写欢乐轻松不靠谱小脑洞的太太也不会因为看了这篇文章而忽然严肃。

有没有影响其实还看各人对同人创作的追求方向吧,说会出现因为看了这篇文章就去别的作者文下diss的情况就有些言过其实了。真有这样的读者那估计他情商也不咋高,这种人摆哪儿不是难伺候的老爷?

结论是:科普是必要的,看不看由你,用不用由你。完毕。

职业安吹:

是这样的,斯德哥尔摩病情的诱发需要很苛刻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主观的有三点:
1.被害者因从小娇生惯养/天生性格懦弱/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童年经受虐待/天生性格缺陷具有表演系性人格/家庭原因导致缺少关爱/不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惧怕暴力行为或容易被误导心智。
2.施害者或受过高等教育为高智商罪犯,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或性格内向较为温和,仍有基础的道德底线,并不会对被害人实施长时间、多频率的严重暴力行为。
3.被害人与施害人有明显的共同点,例如:相同的家境情况、类似的童年经历、相似的爱好兴趣……


客观条件则更加苛刻:
1.因实力悬殊等原因,犯罪行为中对被害人来说并无逃生可能。
2.囚禁地点较为舒适,便于被害人放松神经。
3.很——长——时间的洗脑监禁。


这样才能塑造出完美的斯德哥尔摩病人,缺一不可。


而斯德哥尔摩病人并不是病态的接受患病对象的侮辱、暴力或xing行为,那个叫内向型受虐人格,不是斯德哥尔摩患者。斯德哥尔摩患者在患病后并不会失去是非观和人性尊严,也不是都会无条件接受患病对象的犯罪行为,他们大多只是会扭曲的认为患病对象【对他们】的绑架、囚禁行为是表达爱情的方式。同样的,他们更不会做出为取悦患病对象而侮辱自己的变态行为。


这才叫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并不是心理变态、精神失常、受虐狂的综合体,斯德哥尔摩患者的不正常行为仅仅是爱上自己的施害人——经过严重洗脑的也就是会【和正常人一样】成为罪犯。


题外话:
打TAG是因为在这几对cp里(我所吃过的cp范围内)我看过的斯德哥尔摩题材是最多的,希望作者或读者能准确的了解一下什么是斯德哥尔摩。


而且我也真的希望,所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尊重一下心理学和心理疾病,不要再乱用学术名词把心理医生塑造成算命一般的玄学存在。


过一段时间如果我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会写一个关于“在同人文里被滥用的心理学术名词”的东西,比如共情、移情、蝴蝶效应、催眠效应、受虐施虐人格、人格分裂……之类的。说实话,如果有100个人把强迫症理解成强迫思维,50个人是拜同人文作用;如果有100个人把心理医生当做心理操控行为,50个是拜汉尼拔的同人文所赐。


没有针对意味。
不接受擅自更改二次发表。

评论
热度(41319)
  1. 共199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这个东西超难吃 | Powered by LOFTER